- ·上一篇文章:有北斗定位功能终端超10亿台 助力重大交通事故发生率降低93%
- ·下一篇文章:俄白两国外长强调应全面客观调查客机紧急降落事件
江西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奔向“安居”“乐业”新生活
中新网北京5月25日电(记者 阮煜琳)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完成后,搬迁民众是否适应了社区新生活,是否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跟随国家乡村振兴局“巩固脱贫成果强化易地搬迁后续”采访团,记者日前走访了江西省于都县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搬迁之后“有就业”
记者走进江西省于都县岭背镇桂林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一家扶贫车间时,从元峰村搬入岭背镇桂林坑易地扶贫安置点的华长丰正在缝纫机上加工耳机包,2020年8月来到扶贫车间上班,现在华长丰在扶贫车间打工每月收入3000元人民币左右。
厂长余培培说,这里主要做电子产品包装袋,目前订单充足,甚至做不完,现有30多名工人,实行计件工资,根据工序不同,每件产品加工费不等,工人每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
江西省于都县岭背镇桂林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一家扶贫车间 阮煜琳 摄
于都县岭背镇是于都县搬迁人口最多的乡镇。据介绍,为解决就业,岭背镇桂林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引入了晟源包装有限公司等扶贫企业,并与之合作建立了扶贫车间,目前扶贫车间吸纳就业总人数106人,其中贫困劳动力43人,搬迁户有23人,月平均收入约2000元。
贡江镇思源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示范点 阮煜琳 摄
扶贫车间的设立让搬迁民众增加了务工收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于都县岭背镇党委书记王曲生说,岭背镇通过“工业园区、中心镇、中心村”三级梯度安置,有效改善了搬迁民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拓宽了民众增收致富渠道。
只有产业发展起来,“输血”变“造血”,才能实现搬迁户的持续增收致富。岭背镇还通过蔬菜产业、肉鸡养殖产业等扶贫产业,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一系列的后续帮扶措施,让搬迁民众真正实现了“挪穷窝、甩穷根”。
于都县扶贫办主任袁勇峰说,通过对工业园区企业和搬迁群众务工需求无缝对接,截至目前,“十三五”于都县易地扶贫搬迁户3435名劳动力中,劳动力就业率达到100%。
思源社区居民杨流生夫妇在车库改造的“扶贫车间”里赶制服装 阮煜琳 摄
为促进多样化充分就业,江西省扶贫办加强组织协调,鼓励和引导当地企业和用人单位优先吸纳搬迁劳动力就业;对就业弱的,采取以工代赈、扶贫车间和开发公益岗位等方式,提供兜底就业帮扶,确保有稳定收入来源。
截至3月底,江西省搬迁脱贫人口中,已实现就业3.18万户6.38万人,基本实现有就业意愿的搬迁劳动力家庭至少1人就业。
搬迁之后“稳得住”
55岁的脱贫户袁文生,一家9口人,家里曾因病致贫,2015年12月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进于都县贡江镇思源社区,在社区的帮助下,被安排到社区的公益岗位就业,现在是社区幼儿园的一名保安,每月有1200元的收入。
“以前在山沟沟里,搬出来的生活很好”,袁文生说,“以前家里小孩到镇上上学要走10公里的山路,搬出来后,两个孙子享福了,幼儿园就在家门口,附近的小学走路10多分钟。”
虽然进城了,袁文生还惦记着家里的地。周末空闲时袁文生骑摩托车回到大约50公里外的老家种地。“大约2个小时的路程”,袁文生说,有5亩地,种点水稻、蔬菜,或是花生,柚子、芋头不等,主要是自己吃。
江西省明确,贫困户搬迁后原有的土地、山林、水面承包权及所有权不变,收益仍归搬迁贫困户所有。搬迁后村干部待遇不变,既承担原村委会的集体资金、集体资产、集体资源的管理职责,又承担安置点社区的社会管理职责,彻底解决了搬迁贫困户的后顾之忧,让其“稳得住”。
搬迁之后“防返贫”
如何防止搬迁户返贫?思源社区党支部书记吴浙佳拿出来两本台账,一本是受理群众诉求办理情况登记台账,另一本记录着思源社区群众基本情况。
“社区服务中心动态掌握社区内搬迁安置民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吴浙佳说,根据居民不同的技能、文化水平,有针对性地为搬迁脱贫户提供就业信息、技能培训等服务,并与园区用人单位对接,做好民众的跟踪管理和服务,解决好他们就业和生活难题。
于都县扶贫办副主任叶小飞告诉记者,通过动态跟踪管理,落实帮扶责任。建立了“每月回访、入户调查”的动态监测机制,安置社区干部和结对帮扶干部每个月最少上门一次,及时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
“十三五”期间,江西省建成集中安置区886个,安置住房3.5万余套,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47万人,2019年底全部搬迁安置入住。通过近两年的努力,江西省搬迁贫困户基本实现了“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了坚实基础。(完)